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

服务热线:

13603420980

急救电话:

0396-8220120 2816875

  • 健康教育

    惊!嚼槟榔正悄悄 “啃噬” 你的口腔健康!
    时间:2025-03-06   来源:驻马店市中医院

    嚼食槟榔,在某些文化中被视为消遣或习惯,实际上可能对口腔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槟榔作为一种具有成瘾性的消费品,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


    从病理学视角来看,槟榔对口腔组织的损害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过程,涉及物理损伤和化学刺激的双重作用。


    嚼食槟榔时,口腔黏膜会受到槟榔纤维的粗糙摩擦,这种持续性的机械刺激可能导致黏膜表层损伤,引发黏膜的代偿性增生。口腔黏膜出现白斑,表面平坦、起皱,有时也可出现红斑,偶尔会有溃疡。 白斑发病与局部长期刺激有关,吸烟和饮酒是最常见的原因,另外,咀嚼槟榔、局部机械刺激也可能引起白色病变。


    WHO以及有关白斑专门的国际研讨会建议将白斑的病因分为两类∶

    一为不明原因的(特发性的)与烟草相关的白斑;

    另为有明确局部原因(如磨耗、男性比女性多见,以颊和舌最好发)。


    长期咀嚼槟榔者口腔黏膜出现过度角化,上皮细胞层次增多,细胞排列紊乱。这种改变是黏膜对慢性刺激的防御性反应,但也增加了癌变的风险。


    一、物理损伤机制


    槟榔纤维粗糙,咀嚼时会对口腔黏膜造成持续性的机械刺激。这种反复摩擦会导致黏膜表层损伤,引发代偿性增生。病理切片显示,长期咀嚼槟榔者口腔黏膜出现过度角化,上皮细胞层次增多,细胞排列紊乱。这种改变是黏膜对慢性刺激的防御性反应,但也增加了癌变的风险。


    二、化学损伤机制


    槟榔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槟榔碱和槟榔次碱是主要的活性成分。这些物质能够:

    1. 直接损伤上皮细胞DNA

    2. 抑制DNA修复机制

    3. 诱导细胞凋亡

    4. 促进血管新生


    病理学研究证实,槟榔提取物可导致上皮细胞出现核异型性改变,细胞核增大,核质比失调,这些改变是癌前病变的典型特征。


    三、协同致癌作用


    当槟榔与烟草共同使用时,其致癌性显著增强。烟草中的亚硝胺类物质与槟榔碱发生协同作用,导致:

    - DNA损伤加剧

    - 细胞周期调控失常

    - 抑癌基因失活病理统计显示,同时使用槟榔和烟草者口腔癌发病率是单一使用者的8-10倍。


    四、癌变过程


    病理改变为上皮增生。白斑表面上皮过度角化或不全角化,棘层增生或少数也可萎缩,基底膜完整,上皮钉突伸长且变粗,结缔组织中可见有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慢性炎细胞浸润。从正常黏膜到癌变是一个多阶段过程:

    1. 鳞状上皮增生

    2. 轻度异型增生

    3. 中度异型增生

    4. 重度异型增生

    5. 原位癌

    6. 浸润性癌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通过组织活检可以明确诊断。上皮的异型增生程度越重,则潜在恶性增高,可转变为癌。


    五、预防建议


    1. 戒除槟榔咀嚼习惯

    2. 定期口腔检查

    3. 注意口腔黏膜改变

    4. 及时就医诊治


    槟榔对口腔健康的危害已经得到病理学的充分证实。


    认识这些危害,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是维护口腔健康的关键。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孕期必读: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区别在这里!

    急救电话: 0396-8220120 2816875

    业务咨询电话: 0396-8220265

    医院总值班电话: 0396-8220300 传真: 0396-2816462

    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解放路西段895号

    网址:www.zmdszyy.cn

    咱的驻马店

    微信公众号

    豫ICP备17020525号-1

          豫公网安备41170202411780号

    Copyright@驻马店市中医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