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

服务热线:

13603420980

急救电话:

0396-8220120 2816875

  • 医院动态

    宝宝总是“歪头杀”,要警惕小儿斜颈
    时间:2025-02-27   来源:驻马店市中医院

    宝宝歪头杀

    萌化了无数家长的心

    803691e46737ff520c5436dafa25a701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但这份“可爱”背后

    可能暗藏健康隐患

    当软萌的小脑袋

    总是偏向一侧

    甚至抗拒转向另一侧时

    家长可要提高警惕

    这或许

    不是简单的“卖萌”

    而是小儿斜颈

    发出的信号


    宝宝刚满月,妈妈发现他的头总是歪向左侧,故来我院就诊。

    e0cd86c90bfad51cbb4d300dabfb92cd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可以触到颈部左侧有包块,查胸锁乳突肌彩超提示:左侧胸锁乳突肌可见10*20mm不均质回声,厚约10.8mm,右侧胸锁乳突肌约4.5mm。左侧胸锁乳突肌局限性增厚,考虑先天性肌性斜颈。
    经过综合康复治疗一个疗程后,宝宝头颈部可保持中立位,复查胸锁乳突肌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一、什么是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也就是大家俗称的 “歪脖子”,是由于小儿一侧的胸锁乳突肌挛缩或发育不良,导致头颈部向一侧倾斜,颜面部旋向健侧,颈部活动受限,还常伴有患侧面颊部及眼裂较健侧变小的先天性肌性颈部畸形疾病。通过胸锁乳突肌 B 超检查,能更准确地确诊。

    9b10e7b1ae3a70f4234288be9d04dc00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不过,在临床上也要注意区分,因为脊柱畸形、视力障碍或颈部肌麻痹等也可能导致类似的斜颈表现 。


    二、斜颈的常见原因


    虽然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目前有研究发现,父母年龄、某些用药、病毒感染、剖宫产、产伤等,都可能是先天性肌性斜颈发病的危险因素。

    48bd22d9719ec67f4fa114802d302a15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此外,临产时肌肉的血液循环问题、胎儿在宫内的姿势、胚胎发育异常,以及母体孕育过程中羊水过少、胎位不正、脐带绕颈等,也都可能和小儿斜颈有关。


    三、小儿肌性斜颈的症状表现


    关节活动受限:婴儿出生后,其头部向患侧倾斜,面部向健侧旋转,下颌指向健侧肩部。
    随着时间推移,2 - 3 周后斜颈畸形会更明显,头转向健侧也会明显受限,症状较轻的宝宝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1fe2cb650e417cd31b3981ee6afe663e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颈部肿块:通常在出生后 2 周内,能在颈部胸锁乳突肌中下段,触及梭形、无压痛的肿块,右侧较为多见。
    颜面部畸形:表现为面部不对称,患侧眼睛位置平面降低,容易导致视力减退。健侧颜面部圆而饱满,患侧则窄而平,甚至整个面部包括鼻、耳等都会出现不对称改变,颈椎也可能发生代偿性侧凸畸形。


    四、小儿斜颈如何干预


    治疗时机很关键,年龄越小,治疗时间越短,效果越好。所以一旦确诊,最好在新生儿期就开始治疗。

    444bdd302a20e0039aa17a6aea206ba6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非手术治疗:主要有物理疗法、手法牵引和姿势指导。这些方法能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肌肉伸展,改善头颈部姿势。不过,治疗效果和开始治疗的年龄、施治的一致性和频率密切相关。

    手术治疗:对于经过正规保守治疗 6 个月效果不佳,或者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可考虑手术,如腔镜下腋、颈部入路胸锁乳突肌松解术。手术后 3 - 4 周,还需要进行物理治疗,防止粘连复发。


    五、预防斜颈的建议


    正确的抱姿:家长抱孩子和喂奶时,不要长时间用同一侧手臂,要定期更换,减轻头颈部持续倾斜的压力。
    睡姿指导:避免婴儿长时间保持同一睡眠姿势,定期调整婴儿头部方向,降低后天获得性斜颈的发生率。


    加强头颈部活动:在婴儿清醒时,通过玩耍互动等方式,鼓励婴儿向不同方向活动头部,增强颈部肌力对称发展。
    早期干预:家长要定期观察婴儿头颈部动作和姿势,一旦发现持续倾斜或固定向一侧,应及时就医。早期发现的斜颈,通过手法牵拉等物理疗法,能帮助大部分患儿获得良好效果。

    小儿斜颈不容忽视,家长、医护人员和社会都应给予更多关注。尤其是 1 岁以下婴幼儿,若发现异常,家长要积极寻求医疗帮助,做到早诊断、早治疗,让宝宝拥有健康的成长姿态。



    上一篇: 探,右灰机!6岁孩子说得话让人摸不着头脑
    下一篇: 莫让早产宝宝输在起跑线——助力早产宝宝成长,早干预早康复

    急救电话: 0396-8220120 2816875

    业务咨询电话: 0396-8220265

    医院总值班电话: 0396-8220300 传真: 0396-2816462

    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解放路西段895号

    网址:www.zmdszyy.cn

    咱的驻马店

    微信公众号

    豫ICP备17020525号-1

          豫公网安备41170202411780号

    Copyright@驻马店市中医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