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急救电话:
中暑从来不是 “小毛病”,它的可怕远超你想象,可迅速将人推向生死边缘。中暑的早期信号一定要警惕!
很多人觉得中暑只是天气热导致的正常反应,休息一下就好。但事实上,中暑是一种因高温环境引发的急性疾病,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中暑先兆、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中暑先兆: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口渴、多汗、乏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这是身体发出的 “求救信号”,如果及时处理,很快就能恢复。就像王大姐在晕倒前,其实已经出现了大量出汗、头晕的情况,但她没有重视,继续干活,最终导致病情恶化。
热痉挛:中暑先兆未得到及时处理,可能会发展为热痉挛。短暂、间歇发作的肌肉痉挛,伴有收缩痛,多见于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尤以腓肠肌为著,呈对称性,可能与钠盐丢失有关。
热衰竭:是指热应激时液体丢失所致的以有效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热射病:中暑中最严重的类型,患者体温可高达40℃以上,伴有意识障碍、抽搐、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极高!王大姐就是典型的热射病患者,若不是同事及时采取初步措施并送医,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不幸遇到有人中暑,别慌!按照以下步骤科学施救,分分钟挽回一条生命。
脱:立即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尽快除去患者衣物以利散热。有条件时可将患者转移至有空调的环境,建议室温调至16℃~20℃。
降:用湿毛巾或冰袋冷敷患者额头、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也可用凉水擦拭身体,或让患者浸泡在 15~20℃的水中降温。
补: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但不要一次性喝太多,避免引起呕吐。
送:若患者出现高热、昏迷、抽搐等症状,或经过上述处理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应立即拨打120送往医院救治!当降温与转运存在冲突时,应做到“降温第一,转运第二”的原则。
比起中暑后急救,提前预防才是关键!
科学补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每天至少饮用 1.5~2升水,可适当补充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避免饮用含糖量高、含酒精的饮品,它们会加速脱水。
做好防护:高温时段(10:00-16:00)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穿戴浅色、透气的衣物,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
合理降温:室内使用空调保持温度在26℃左右,定时开窗通风;户外工作者或运动爱好者,可随身携带降温冰袋、湿毛巾,适时休息降温。
饮食调节:多吃清热解暑的食物,如绿豆汤、西瓜、苦瓜等;适量摄入蛋白质,增强身体耐热能力。
高温天气下,防暑知识与急救技能至关重要,是关键时刻能守护生命的“安全锦囊”,值得每个人牢记于心。
上一篇: | 【08.08全民健身日】让中医智慧点亮健康生活 |
下一篇: | 【今日立秋】中医教你安度 “多事之秋” |
急救电话: 0396-8220120 2816875
业务咨询电话: 0396-8220265
医院总值班电话: 0396-8220300 传真: 0396-2816462
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解放路西段895号
网址:www.zmdszyy.cn